工筆畫,源自春秋戰國,艷麗沉著、明快高雅。文人家具,唐宋元明風格各異,形簡意足,孤高絕俗。二者,皆具有濃重的東方審美意趣。 今以酒入畫,讓擁有悠久歷史、傳承國密工藝、堅守百草入曲的董酒,與山川溪澗、文人雅器一道,天涯明月共此時。 “文人家具”,在傳世字畫、古代小說插圖、明代版畫中得以窺見。此次尋訪到的便是致力于把“文人”精神視為家具之“道”的明式家具品牌——問木堂。 茶具提箱,為外出茶事的優雅行囊。不論盛放茶點,還是放置茶具,便攜實用且賞心悅目。案前花好月圓景,上有黃鸝深樹鳴,佰草香置于提箱之上,卷軸瓶身與古雅幽靜契合,酒質為魂與東方審美同在。 架幾是放置在案、桌上的小型家具,主要功能是陳設
2021-09-26今年的成都春季糖酒會上,董酒展廳展出了由永琦紫檀出品的佰草香萬歷柜。萬歷柜為明式家具之經典,上格下柜,一開一收。上格用于陳列古器,下柜用于儲納家居。 今次董酒與紫檀世家再度合作,框架采用榫卯結構純手工打磨,扇面以釀造元素進行手繪推演,融合刺繡加以二次創作,呈現冷靜的抽象主義作品“百草屏風”,木材靜穆沉古,觀之遐思神往。 屏風運用蒙德里安畫作的構成方式,再現冷靜的抽象主義。 每片扇面置有一處陳列,高低間隔,錯落有致。運用平面的展板與屏風形成垂直結構,四個方體如拱山結構,突出展示酒的主體,百草則作為背景相映襯。 此款作品選材黑檀,原木細膩且沉水,胚料均經過半年的置換處理,使其不受濕度和溫度的影響
2021-08-29封壇酒,在老名酒的產品中屢見不鮮,其豐厚的歷史積淀、年份的獨一無二、限量的資源儲備,皆為市面常規產品所不具備。 紫砂,介乎陶與瓷之間,自曼生之后,典雅古樸,郁郁乎文哉。今董酒與紫砂結合,推出首款壹號庫封壇酒。 打開塵封已久的記憶,酒體來自董酒壹號庫。 壹號庫于1980年正式投入使用,至今40余年。酒庫中最老的酒,是1980年生產的基酒。 長期的生產實踐表明,儲存白酒的容器材質與酒質有密切關系。白酒的發酵設備各家有各法,有的是地缸,有的是石窖泥窖,而我國名優酒的儲存設備,則不約而同選擇了陶壇。 壹號庫中的陶壇均為投產使用時放置,周邊環境、溫度、濕度穩定,適宜酒體儲存。陶壇的微孔網狀結構能夠促使
2021-07-22中醫中藥,是“5000多年文明的結晶”“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同時也是“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中醫中藥為國民健康起到巨大作用,其發展也受到國家高度重視,出臺了多項政策方針,助推中醫中藥的發展。 在中醫中藥理論與實踐的傳承中,酒的作用舉足輕重。古代的“醫”,上半部是“殹”,是指治病時的扣擊聲,下半部分的“酉”,則是指醫療用的酒,可見酒對于中醫的重要性。兩千多年前,酒就入選中醫古典名著《黃帝內經》,被列“湯液醪醴論”,酒的作用和制作材料得到專門論述,后續《千金要方》《金匱要略》等著名醫典均對酒的應用廣泛提及。 從酒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存在諸多以中醫中藥理
2021-06-03國人聚會,不論家中還是餐館,若是享用中餐,大抵采用圍桌會食的方式,其隆重熱烈的氣氛會感染到每一位與餐者。 然而,分餐制直到民國都沒有從中國社會中徹底消失,而合餐制也并非晚近時期的新鮮事。 早在周代,分餐制已在貴族階層廣泛存在?!抖Y記·禮器》中記載,“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边@個豆可不是吃的豆子,是一種盛食器,最早分餐制的目的,不是為了講究個人衛生,而是權力地位、長幼有序的象征。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現了一些飲食的木案,案上還放有酒具多種,有杯、觚(gū)和用于溫酒的斝(jiǎ),將分餐制在古代中國的源頭提到了4500年以前。 隋唐以前沒有桌椅,人們都是席
2021-05-312020年,這個充滿諸多情愫、牽動全球產生的重大變遷的年份,即將進入尾聲。三餐四季,周而復始,董酒廠依舊遵循1258道工序,延續著古法釀造工藝。 上圖:大曲 / 下圖:小曲 一般,其他釀酒生產要么使用大曲,要么使用小曲,董酒是老八大名酒中唯一一個使用大曲和小曲兩條工藝線進行釀酒生產的酒企,首創了多種曲用于同一種白酒的生產方法。 上圖:小曲近景 / 下圖:查看小曲狀態 上圖:研磨曲藥/下圖:曲粉過篩 董酒使用的大曲形狀是中國傳統白酒中尺寸最小的,其體積較小,表面積相對較大,即增加了曲塊表面與空氣的接
2020-12-02